史晓琴,2019级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,师从樊丽明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预算治理理论与政策。
主要科研成果
在《财政研究》发表《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对口支援何以发生》;在《财政科学》发表《“省直管县”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吗?》;在《公共财政研究》发表《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设计与省际评估》;在《管理世界》发表《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评价:理论、指标及应用》,并被人大《财政与税务》全文转载;在《山东人大工作》发表《人大预算监督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》。
史晓琴的部分学术成果
主要荣誉奖励
williamhill官方网站2020年度博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;williamhill官方网站2021年度博士生二等学业奖学金;williamhill官方网站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;williamhill官方网站2022年度鲁信奖学金。
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
当谈到自己的科研经验时,史晓琴说,最重要的一点是多调研。一线调研是真实地了解事情本质、发现真问题的最有效途经。平时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实践调研,走出课堂,走向社会,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,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。
除了充分地结合实际以外,史晓琴谈到,也要多思考。多观察、勤思考是做好研究的重要品质。平时要善于观察周边事物、多问为什么,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,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还要多积累。平时多读书,多读经典专著,学习如何系统地思考和分析问题,构建逻辑框架;善于利用网络搜集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案例、信息等基本事实,了解其现实情况。积累素材是研究问题的第一步,一定要耐心地搜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,并做好记录。
微笑面对科研难题
史晓琴说:科研没有一帆风顺的,因此,在准备踏入科研道路时,就应该有走弯路、遇到困难的心理预期。这样在实际研究中,如果真遇到困难,就可以用平常的心态、理智的思路来应对。
她说在她的研究过程中也不免遇过困难,走过弯路。她所研究的预算治理,尤其预算监督相关研究,是很重要但又很有难度的研究领域。刚开始研究的时候,感觉几乎每天都在走弯路,每天都会遇到困难。最开始看预算、人大相关基本知识的时候,没有留下深刻印象,没有内化于心,也就不会融会贯通、深入分析问题。看一遍两遍效果甚微,感觉每天都在原点徘徊。
史晓琴也给了大家两个解决科研难题的方法:首先,面对困难时要主动跟导师交流,说清自己的疑惑与迷茫,导师会很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。然后自己再不断回味老师的思想,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。其次,静心看书。学习知识一定不要急于求成,速成不可取。坚持弥补基础,阅读相关书籍,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搜索相关新闻等信息,不断积累。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你会豁然开朗,之前的一些困惑也会迎刃而解。
保持科研的动力
史晓琴说,如果想要保持科研与写作的动力,首先是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感兴趣。她说自己是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再读博的。这一段工作经历,让她更加坚定了读博士做研究的信念,明白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。她认为持续研究与写作的第一动力一定是兴趣使然。
其次是对问题的执着。在导师的影响下,史晓琴慢慢对预算监督及预算治理等产生兴趣,对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想尽自己所能,研究明白、透彻,反复打磨文稿,力求做到最好。如果你坚持要爬到山顶,那么路上所有的阻碍你都会想尽办法克服。
史晓琴认为,导师的支持与期待是最大的动力。史晓琴说,她的导师樊丽明教授是她真正踏入学术研究的引领者。因为自己是理科出身,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,所以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摸不着头脑。但是导师一步步耐心教会她如何建立文章框架,如何构思每一部分,如何进行理论分析与事实阐述等,甚至一字一句地指导,让她更坚定了做好研究的目标。
导师和家人是最坚强后盾
除了科研以外,史晓琴平时也喜欢跟朋友约饭,交流日常心得,也会跟家人一起爬山、打羽毛球。史晓琴在缓解压力上也有自己的方式。
第一个是多跟导师或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、同学交流。我的成长,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。每次科研遇到问题,自己想不明白或者徘徊的时候,导师总会一语点醒我,让我不忘初心,重拾信心,坚定地走下去。
第二个是跟家人倾诉或者陪伴宝宝。每次遇到困难或者压力很大时,都会跟支持我、理解我的队友倾诉,每次也都会得到耐心开导。回家看到宝宝,嘴角会不自觉上扬,就会忘掉一切烦恼,同时也会静心思考,戒掉浮躁,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。
回顾过去,史晓琴说,导师和家人一直是她勇往无前、攻坚克难的最坚强后盾。
史晓琴和女儿
学姐寄语
保持认真:认真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尊重别人。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做科研,认真是第一要素。心怀感激:感激并珍惜真诚地指出我们缺点或不足的人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边愿意真诚地指出我们不足的人会越来越少,我们要真心地感激并且要珍惜这些可爱的人,要勇于亲近他们。饱含情怀:力争做一个有情怀的研究者。希望大家能善于走出课堂,走出文献,进入社会,发现真问题,研究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,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